2025年4月21日,一场以“加密KOL副业突围战”为主题的Twitter Space吸引了众多Web3爱好者的关注。这场直播汇聚了三位女性KOL:资深从业者Amber、极具亲和力的钱小鱼,以及twinkle平台市场负责人Kiki。她们围绕“在熊市中如何挖掘KOL潜能”、“Web3短剧对个人IP的加持价值”及“女性在Web3中独特的表达方式”展开了热烈探讨。
钱小鱼自2018年入圈,自称“老韭菜”,起初只是一次偶然面试机会,让她对比特币产生浓厚兴趣,随后一路从求职者成为加密社区的活跃建设者。她坦言,入圈初期对加密货币一无所知,但在火币实习的经历使她快速成长,“一圈一日,人间一年”正是她认知跃迁的真实写照。
Amber则是在2017年赶上了ICO高潮“出厂即巅峰”的幸运儿,初期靠持有EOS资产迅速实现七位数资产积累。然而牛市幻灭后,她也经历了巨大亏损。“Crypto就是认知的竞赛,你只能赚到你认知内的钱”,这成为她在行业深耕的核心信条。
Kiki的故事与上述两位不谋而合。她大学毕业后便一头扎入Web3领域,从交易者转型为市场负责人,并始终坚持以内容为引擎推动twinkle娱乐短剧宇宙的发展。
当被问及作为女性KOL在行业中是否具有“额外红利”时,三位嘉宾各有不同理解。Amber直言,性别优势有限,但“长得漂亮的确能吃饭”,她本人则更偏向依赖专业能力和内容输出。她提出,“做Youtuber+Twitter联动”是KOL突围的有效路径之一,还结合AI技术,运用AIGC批量生成内容与自动热点追踪,实现了IP的可持续活跃。
钱小鱼则强调“回应感”的价值。她擅长高效回复社群用户的问题,强调“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做客服式的沟通,但我做得很快乐”。她的思维逻辑是,把自己擅长的、轻松快乐的能力价值化,就能在KOL生态中长期稳定成长。
当话题转向“与骗局正面交锋”的经历时,Amber自曝曾遭遇数次诈骗,从ICO到搬砖套利,从假空投到反撸毛,损失惨重;但也因此练就了识破陷阱的敏锐嗅觉。
相较而言,小鱼则因早期在火币负责官方Telegram客服运营,反而更早接触到骗子套路。“识破骗局的本能就是,看见钱不要太激动”,她以冷静实用的风格为社区提供了不少防骗经验。
本次Space最大的亮点,正是围绕“Web3短剧是否能成为KOL破局关键”的深入讨论。
小鱼表示,短剧作为新的表达形式,不仅自带流量、容易出圈,更能为KOL增加真实感与亲和力。“有脸的KOL,才是真正有温度的IP。视频化是连接粉丝、构建信任的最好方式。”她还计划结合社群优势,在多个高活跃度群中宣传短剧片段,实现现象级传播。
Amber则强调,“短剧是文化IP的重要抓手”。她指出,Crypto行业自带神话叙事属性,而短剧是传递这些叙事最轻巧也最具冲击力的形式。她分享了如何借助AI生成个人IP素材,如AI生图、生视频等,实现高频更新与品牌人格统一。
Kiki作为twinkle的负责人,详细分享了短剧平台如何“为人设而写戏”,通过剧本与KOL真实气质匹配,“不是让你演别人,而是演一个放大了的你”。例如:分析型KOL可饰演反诈警官,毒舌型可演项目方卧底,AI专家可塑造成未来研究家,用户互动也可参与剧情走向决策。
Amber展望Web3内容趋势时提出:“IP是流动的,平台是可替换的,但个人品牌价值必须持续建设。”她强调KOL要保持差异化优势的同时,也要学会抱团协作。“正如传统娱乐圈的大咖频繁联动,Web3短剧也需要生态共建,才能形成持续出圈的内容效应。”
小鱼则更看重短剧在“圈外破圈”上的作用:“很多人不想让身边人知道自己炒币,但短剧是更温和、更娱乐化的呈现方式。”她表示,这类内容可作为教育工具、情绪释放口和文化载体,赋予Web3从业者更多身份角色与表达自由。
1. 系列短剧:以“碧海暗礁与黑琥珀”开篇,未来将探索讽刺B圈乱象、黑客割韭菜、反转反诈等题材;
2. Web3综艺:如脱口秀、AMA真人秀、电商任务挑战等互动形式;
3. 用户共创宇宙:设立角色共创室、剧情分润、NFT二创激励机制,让每位KOL成为叙事体系中的“英雄”。
她强调:“我们不是找演员,而是找故事的合伙人。你带人设,我们写剧本,一起构建Web3娱乐叙事宇宙。”
这场聚焦于“副业突围”与“短剧出圈”的直播,不仅呈现出加密行业从业者的多元生态,也释放出一个清晰信号:技术与流量固然重要,但真正连接人与人、把故事讲出去的,是内容。
短剧、综艺、访谈,甚至一句台词,都可能成为Web3世界里的“新基础设施”。而每一个KOL,或许都是下一个叙事核心。
直播回放链接:https://twitter.com/i/spaces/1RDxlzLDObEGL
备注: 本文基于嘉宾的直播讨论整理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市场有风险,决策需谨慎。